近日,遼寧省人民政府印發《遼寧省“十四五”能源發展規劃》,其中提到:
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,減少鋼鐵、建材等領域用煤,推進散煤清潔替代。大力推廣綠色低碳建筑,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,推進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應用。在系統調峰容量不足、用電負荷增長較快的地區,因地制宜發展燃氣調峰電源,推動天然氣發電與風力、太陽能、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發電融合發展。在城市工業園區、旅游集中服務區、生態園區、大型商業設施等區域,結合供電、供熱、供冷等多元化要求,合理選擇建設規模,積極發展基于天然氣發電的冷、熱、電“三聯供”分布式能源,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。重點圍繞鋼鐵、化工、有色金屬等余熱資源富集區域,開展余熱發電、余熱供暖等業務,提高系統綜合能效。
因地制宜推廣燃煤耦合農林廢棄物、市政污泥、生活垃圾等發電技術。持續降低碳排放、污染物排放和能耗水平,實現角色轉變,提供綜合服務,不斷提升清潔低碳、高效靈活發展能力。
完善能源配套法律法規。積極協助國家推動能源法、節約能源法、電力法、煤炭法、可再生能源法、循環經濟促進法、清潔生產促進法的制定和修訂,并立足省情實際,抓好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。推進能源領域簡政放權,持續放寬準入限制,持續強化對能源領域取消下放事項的事中事后監管。建立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。加大節能減排的監督檢查力度,建立完善節能減耗考核機制和嚴格的責任追究制。推進新興領域標準體系建設。在智慧能源、能源互聯網、風電、太陽能、地熱能、生物質能、儲能、氫能等新興領域,推進新型標準體系建設,發揮示范帶動作用,做好現行標準體系、標準化管理與新型體系機制的銜接和過渡。健全市場信用體系,建立能源各行業信用制度,建立企業法人及其負責人、從業人員信用記錄,將其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,使各類企業的狀況透明,可追溯、可核查。建立市場主體信用評級制度。建立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,加強對失信主體的懲戒和約束。
全面實施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,加快農村電網裝備升級和智能化建設,建成結構合理、技術先進、安全可靠、智能高效的現代農村電網,著力解決配電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。建立農村能源資源高效利用的共享服務模式,積極推動農村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,提高農村用能質量。因地制宜推廣利用可再生能源,優先在農村公共活動場所、公共文化設施場所應用清潔能源供暖,改善農民炊事、取暖等用能條件,提高農村生產和生活用能效率,提升清潔能源在農村能源消費中的比重。推進禽畜糞便、秸稈等廢棄物資源豐富的農村建設沼氣工程,發展有機垃圾戶用沼氣、中小型沼氣,促進沼氣發展與種養業相結合。 |